“互聯網+”,自從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后,全國上下各行各業紛紛跟進,借助“互聯網+”,升級換代、激發新活力的變革正如火如荼進行。“互聯網+”之下,化妝品店怎么“+”?先來看看為什么要“+”。除了像小資生活、屈臣氏這樣的多品牌連鎖模式大品牌的化妝品賣場外,化妝品店從業人士最有切身之痛,最有發言權。近年來飽受電商、微商及各種新購物形式沖擊,生意越來越難做,成本上升、顧客流失、員工不穩、利潤下滑、虧損等是常態。不少代理商、化妝品店頗感迷茫,站在十字路口,前路應該怎么走?要擁抱互聯網不知如何下手,要提升業績又苦無良策。
有悲觀論調認為,化妝品店在互聯網沖擊下,經營將越來越困難,整體規模將縮小,很大部分市場份額拱手相讓于電商、微商等。近年包括沃爾瑪、家樂福、國美電器等在內的連鎖企業收縮規模,似乎都在印證。事情果真會如此嗎?姑且不論這個結果會否實現,但群狼環伺,鴨梨山大,化妝品店進行自我調整勢在必行。怎樣調整?怎樣擁抱“互聯網+”?
有個觀點說得好,“互聯網+”是京東、天貓等互聯網企業干的事情,盲目跟風還沒飛起來就會摔倒。對于化妝品店,從自身出發來探索如何“+”,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“+”,才是有效的“+”。到底怎么加“+”?小資生活就給大家展示一些小資生活化妝品店是怎么“+”的。
小資生活化妝品店“+”,可以有很多。
小資生活化妝品店+微支付,采用微信支付手段,獲取顧客信息,展開互動,萬寧、屈臣氏在這么干。
小資生活化妝品店+O2O,線下體驗,線上付款,快遞發貨,擴大店面的覆蓋范圍。
小資生活化妝品店+消費商,讓顧客的消費變成投資,邊消費邊收益,讓顧客幫你賣貨。
小資生活化妝品店+微商,讓店員白天上班,下班干微商,全天候銷售。
小資生活化妝品店+合伙人,讓員工參股做老板,以主人翁心態經營,分攤風險,加快新店布局。
小資生活化妝品店+90后,聘請90后員工,用90后服務90后這一正成長的主流消費群體。
一天“+”一小點,一天進步一小點,最終實現大進步。但“+”似乎又太多了,每天都可能不一樣,著實讓人迷茫,該怎么辦?最重要的是對未來有堅定的信心,具備“站在未來+現在”的眼光,以終求始,堅定前行。化妝品店的未來并沒有那么悲觀,相反,化妝品店很可能是“互聯網+”浪潮最后的落腳點,只要做好現在,就能贏得未來。
小資生活分析,化妝品是一個后發性產業,目前中國化妝品消費正以每年12%的速度增長。按照這個增幅粗略估算,十年后的化妝品市場消費約是現在的3倍,將達到15000億左右,屆時中國出現千億級別的化妝品公司是必然的。“互聯網+”給化妝品店帶來新的機會。有業內專家指出,化妝品店都會完成線上、線下的一體化的融合,呈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泛中心化零售化妝品業態。
其實,“互聯網+”又是個偽命題。“互聯網+”的提出,是從政府層面,號召萬眾創新,推動傳統產業加快對接互聯網,實現產業升級換代,從而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。很多化妝品店早就有“互聯網+”的精神,在革故鼎新的路上玩得風生水起。
從未來到現在,小資生活品牌化妝品以終求始,勇猛前行,做化妝品店最好的“互聯網+”。